11年前,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汶川大地震,尚且让人胆战心惊、心有余悸;4月中旬,巴黎圣母院的一场熊熊大火,又让全世界为之心痛不已、扼腕叹息。未知的灾难,总是迅雷不及掩耳,让人措手不及。为使全校师生明确消防及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增强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掌握自救互助技能,积极打造平安校园;也为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的能力,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于6日上午9:30分举行了防震减灾、消防演练。校长李俊老师、副校长杜东老师、副校长张盛老师,以及全校师生都参与了此次演练。
应急避险演练
随着第一声“警报”的响起,班主任立即进教室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立即紧急避险”,并组织学生迅速抱头,躲在各自课桌下或课桌旁或蹲在墙角处,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或书保护头部。同学们反应迅速,动作规范,快速找到了安全位置。
紧急疏散演练
第二次“警报”拉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快速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疏散的过程中,各班自然形成单列纵队、井然有序,不互相推拉、不嬉笑打闹。楼上的学生都遵从指挥靠右侧下楼,到达一楼平地后,小跑到达指定地点,整个过程用时2分多钟。安全撤离后,各班教师仔细清点人数,确认“伤员”情况,并依次向校长汇报。整个过程紧张而迅速,展现了师生在面对灾难到来时的严谨态度。
紧急治疗演示
在地震到来及疏散的过程之中,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需要进行紧急治疗。校医务室的樊医生现场展示如何救治“伤员”,并专业而细心地对全体学生进行简单的医护知识培训。同学们专心聆听,懂得了在紧急的情况下,怎样进行救治伤员。
消防知识普及
为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师生对突发消防事故的应变及处置能力,学校专门请到利民消防中心的张杰教官给大家讲解相关防火知识。他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指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容易引起火灾的不良习惯,比如手机彻夜充电、冰箱从不断电等等。张教官谈到,预防火灾,首先要从改变自己的思想与不良习惯开始。此外,他为师生全面讲解室内发生电器火灾时的措施、应急疏散时的秩序、火场中的逃生自救方法、初期火灾的扑灭等多方面防灭火知识,以及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等消防安全常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消防演练现场
普及了火灾相关知识之后,张教官又现场组织师生进行灭火演练。先是由各班学生代表进行灭火器操作演示,同学们都好奇心十足,跃跃欲试。在张教官的指导之下,他们专心致志、动作规范,迅速用灭火器将桶里的火种扑灭。接着,所有的生活老师及班主任也纷纷进行灭火演练。老师们的演示不仅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灭火示范,更是为了学会此技能,从而能在关键时刻保证同学们的生命安全。
李校现场总结
作为无时无刻不关爱学子的校长,以及本次演练的总负责人,李校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总结。李校提醒孩子们,要时刻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第一、安全第一,养成安全至上的意识。他说道,全世界每年都会发生大事情,比如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比如35年前的2.16事件,因为灯棚漏电引起慌乱,踩死了76人。再比如今年成都元宵节电视塔放烟花事件,为了防止踩踏事件,短短几分钟就立即停止。灾难的发生,于我们而言都是血的教训。今天的演练是基于提高安全意识,在危险情况中能逃生自救。自助、自救,比等待更加重要。同时,也要注意,任何时候面对困难,都要有勇敢、自信、强大的心态,越到危险时刻越要从容应对,生命第一,活下去第一。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本着将学生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的原则,学校精心策划、细心组织、充分准备,通过这次消防演练,全体师生深入了解了逃生常识和熟悉疏散路线,提高了在面对突发火灾时应有的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自救能力,为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打造平安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更加重视自身安全,真正做到对社会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