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启人之善 --------中学语文课堂的要义

包彩云(四川大学硕士)
2017-03-09
来源:

  李校曾在面试的时候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觉得中学语文课堂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此问击中要害。思忖既久,现以八字作答:“成人之美,启人之善。”

一者,成人之美:成就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即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堂最紧要的不是教会学生背诵多少篇诗文,而是帮助他们感受诗文内蕴的美妙,向文字深处发掘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展现自己理解与表达的无限潜能。语文教学要做的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不是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呈现出一幅描摹好的画面。而是带领着学生们穿越山水,走上一段比较艰难的路程,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更好地感受万千鲜活的风景。知其美,更知其所以为美。唯有历经自我思考、自我体验的真切问询,知识才会从课本闯入内心。犹记高中时期,语文成绩常列前茅,遂有好事者求取高分之法。细思之,盖我生性敏感,时虽阅考场中文,亦能感同身受,触怀落泪,至于和泪作答。真切的理解,或为语文高分法则。于分数外,更有生活。那些了然于心的阅读体验与生活互为注脚,历久弥新。过往的惊讶,震撼,感动,不会轻易地被时间带走。文字能让它们妥帖地沉淀下来,在某个似曾相识的时候,毫不费力地再现,与当下形成对话。以个人体验而言,看到雨后落花,会想起“篱落青青花倒垂,避人黄鸟雨中飞”;看到月色遍在,会同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走在无人的乡径,会浮现出“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我也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在诗歌里去发现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的生活里去琢磨诗歌的悠长意味。与某个不经意的场合邂逅,去证悟文字里的美好。

中学生本就浪漫敏感,语文教学正要以日常泛起的感动来维护青春的赤诚。尤爱马一浮先生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曾经沧海经天纬地之后,犹得见草木青青,不至于无动于衷。放在中学教育的语境下来说,在其他学科带领学生们见识精彩的外部世界之后,语文课堂却要教他们返观内心美好的感性世界。我们要小心呵护孩子们对自然、对人事的感动。感知美好的能力是一个人充满爱意的前提。当杜甫热烈地关怀着穿花蛱蝶,点水蜻蜓、老妻稚子时,我们才有理由可以确信,这就是那个忠爱着国家和人民的老杜。当学生们能于一草一木、举手投足的细碎里发现打动人心的美好时,我们才能会心一笑,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的,是一个个真挚温暖的人。

能感受美好,亦能创造美好。我们的学生未来不一定全部从事文学研究,诗词背诵以及文字考据可能会逐渐淡化出他们的生活,但语文教育所培养出的审美素养,能够让他们在劳生中为自己构建起自足的精神庇护所。未来的他们不会变成“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庸鄙之夫,更不会变成如磨蚁转盘、冥顽不灵的劳动机器。审美是心灵的休憩,让生命富有弹性,在紧张下享受缓和,从而悠游不迫,步履从容,情趣盎然。

我的书架一隅

二者,启人之善: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黄庭坚曾将“观古人书,每以忠信孝悌作服而读之”称作“君子事业”,将读“一大经,二大经”,专为科举而读书作文称作“举子事业”。同为事业,却有高下之别。古人们提倡潜心治学为人的“君子事业”,而警惕急功近利的“举子事业”。放在当下的语境来看,我们亦需警惕学生为了考试和成绩而读书。成绩绝非学习的第一要义,人格的完善才是。蔡元培先生曾经有云:“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深以为然,引为同调。

语文课堂不仅要力图呈现文字之美,更要尽力阐释人格之美,将知人论世与文字品鉴相结合。先人们把生命智慧凝诸文字,若仅被学生当做应付考试之工具而与其人生无涉,未免有负圣贤用心。成功的语文课堂是美化人心的芝兰之室,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场域。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不仅是教会学生一门语言工具,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应付人世百态的生命智慧。常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他们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而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不如教会他们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奥秘。关于人生的道理,我们惯常于居高临下、味同嚼蜡地强行说教。而如沐春风的学习体验唯有在灵魂的自觉碰撞中才会产生。语文教学给予孩子们碰撞和成长的契机。点滴文字都是我们走进作者心灵的触媒,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直达智慧闪光的深处。感受陶渊明的悠然自适,李白的自信洒脱,杜甫的民胞物与,苏轼的心无所碍……让他们领略一切美好的人格样态。唯心向景行,才知如何步履书径,朝赴高山。然于追想异代风采外,更要引导他们切身思量,优乐与俱,得失知心。进而反躬自省,以走出自我的狭隘,去追求一个格局阔大的自我。当学生从课本回到生活中的时候,他们可以自信勇敢地“在太阳底下大声地称赞自己”;也能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而不同地圆融共处。

语文课堂重在成人之美,启人之善。美善皆与功利、名誉无关。是故,我不惮啰嗦地讲:成绩不是学习的至高目的。甚至,我们不妨用“可能性”代替“目的性”。上下求索的学习生涯或许并不会教会学生多少终身受益的知识,但它却为学生们的人生开放了各种可能性。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禀赋和兴趣之所在。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逐步搭建起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架构起人生的新格局,知道向往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为之努力,做一个清朗通透、鲜活灵动、圆融自在的人。苏轼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可以在别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中欣赏到奇绝的风景。而大家眼中艰苦的求学生涯,又何尝不是徜徉美善,游于艺中的独特历程,何尝不会有“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快意适怀呢?


大学本科毕业照

阅读124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