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西风升红日,高新学子吟欢歌。天南地北迎赛事,激昂少年竞风采。期中过后,成外高新不仅全身心投入教学,致力于建构学生知识,还积极有序组织学科赛事,致力于激发、培养学生学科兴趣,致力于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外高新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与“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高中组)”,“201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第九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暨第十五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
高新才女脱颖而出
十月初,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高中组)正式开启。成外高新语文组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与享誉盛名的作文赛事。十一月中旬,第十五届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公布了此次初赛的一、二、三等奖,高新学子在初赛中喜获佳绩。第十五届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通过权威微信平台,将我校高一九班吴雨桐的参赛文章(《万千之变,此生不变》)作为初赛高中组一等奖的代表进行推送。
吴雨桐的《万千之变,此生不变》,从水杯的变幻,关涉到人生的变幻;从人生的变幻,提炼出永恒的不变。从苏轼到胡适,再到纪伯伦,都诠释着生命的“万千之变”与灵魂的“此生不变”:纵使世事命运变幻无常,只要在浮沉中坚守内心不变,定能“笑言不枉此生”,定格永恒的生命深度、厚度。作者由表及里,大笔写意,纵深开掘;语言典雅洗炼、沉着清丽,如“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又如“白云初晴,幽鸟相逐”。吴雨桐亦如此篇文章:充满生命的灵气与生命的广大。
英语竞赛崭露头角
十一月初,成外高新举行了“201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此次竞赛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在其《自主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奖者”为申报条件之一或“外语方面成绩突出者”可优先录取。成外高新高一学子积极参与,在本次竞赛中体现了全新的英语知识结构,赛出了风采,赛出了水平!本次竞赛初赛有17名同学荣获四川省级奖,有6名同学晋级全国决赛,这6名同学将参加2018年暑期举办的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暨201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
晋级全国英语决赛名单:毛文珏、何彦树、罗艺家、黄昱清、罗楚怡、黄诗桐
地理奥赛初试身手
十月,成外高新地理组老师提前谋划、群策群力,积极为“第九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暨第十五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做准备。通过两次地理知识比赛,地理组最终选定陈臻、王子安等四位同学作为代表参加此次比赛。11月11日至12日,地理组王建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暨第十五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
11月10日地理组王建老师带领四名选手踏上去往广东佛山的征程
学生在行程中认真钻研及时复习知识
学生在比赛中
学生比赛后在组委会组织下参观佛山祖庙
学科赛事落下帷幕,竞赛路程中,成外高新学子有失落、有遗憾、有挫折,有喜悦、有收获、有成长,路程中跌宕的心情都终将变成他们人生中无法磨灭的财富。在整个赛事中,高新学子展现了成外高新人刻苦认真、严谨从容、奋力拼搏的品质。预祝成外高新学子在未来赛事中取得佳绩!
附:吴雨桐同学获奖作文
万千之变,此生不变
水杯反复倾倒,最终演变出了一个奇迹,意料之外,却又似情理之中。
正如造化变幻一般,无穷,莫测,却有迹可循。
寒鸦。乌台。飞雪。
他也曾用一纸灵动的文采名动京城,也曾为瘦西湖的百姓无助的呻吟倾尽绵薄之力,也曾衔觞赋诗直抒自己对新法的不满.........彼时少年自负有凌云之笔,到而今只余满怀萧瑟。
当他又一次见到乌台外的青天时,已是寒冬。风卷起他落了雪的发,呼啸着带走了他内心的迷茫和质问,却没入宫墙,无人回答。
浅浪。层霄。杜宇。
有一方古刹,叫定慧。山头尚有料峭春寒,寺里的晨钟暮鼓将他从酩酊的梦里唤醒。回首向来萧瑟处,原来所有无端世事和多舛命运的尽头,也无风雨也无晴。有一蓑烟雨,何不任平生?
有一处巉岩,名赤壁。是怎样的豁达,才能使一个月下与友同游的“闲人”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便是他的人生从失意到诗意的见证。
有一位智者,号东坡。坎坷浮沉的仕途上,他的命运如同流水,在不同的环境里辗转。但他却没有就此迷失在这变幻里,而是布衣芒履,出入于阡陌之上,放浪于山水之间,由一位文采卓然的才子蜕变成了更加内敛沉稳的禅者。有人说,没有乌台就没有今天的苏东坡。纵观这位大文豪的一生,从在政治领域上直抒己见,到被众官弹劾、押入乌台。再到豁达处世,乐观自由,其间万千变化,盖其性格使然。故而他命中注定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变化的结果,正是一个千古文豪的诞生。
在新旧交替、动荡不平的年代,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学者,他用饱含着深情的言语,将涌入梦里的平常经验和影像强住在新奇的诗句上。“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打破五言七言的整齐句法,增强自由体的白话诗音节的婉转,挣脱旧诗词的束缚,胡适的思绪像“两只黄蝴蝶”,在古典诗禁锢的笼中展开创新的翼。
半生的流离颠沛和丧亲之痛。一生债务与沉疴。一个流浪的诗人。世界吻他以觞,他却报之以善意的哲思。“诗不是表达某种见解,它是从流血的伤口或微笑的唇间涌出的一首歌。”纪伯伦走了很远,却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短暂而苦难的生命之旅中,他始终追求着人间的爱与真。他用自己的笔写下浪漫和爱国的篇章,隽永的文字发人深省、鼓动人心。
水在奔腾,却始终归于大海;云在流动,却终能映出晴空。纵使命运变幻无常,在这无尽的“变”之中,总有其“不变”的规律,在这无穷的“变”之后,也总有其“不变”的,如诗酒一般醇香,如坚守与创新一般动人的收获。也许这只是阅尽千帆、历遍万山之后的慨叹,也许真正能够释怀之日姗姗来迟,但正因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方能笑言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