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是教育的新兵,她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强手如林的成都教育界,完成了校园建设、教师招聘、宣传招生的几场硬仗,于8月20日顺利开学。从军训工作、开学典礼等开学活动中,家长们看到了成外高新的“高”和“新”,成外高新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赞许。
然而,开局的胜利没有让学校管理者们冲昏头脑,相反,面对家长的信任,成外高新更加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与使命的光荣。在开学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俊校长就指出,“筹建工作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面对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未来、社会的重托,今后的工作更艰苦,工作更伟大,请全体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李俊校长进一步强调:“要成为社会信任、有口碑的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我们不讳谈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反,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学生好的学习成绩。扎实的、文理兼备的基础知识体系,也是学生‘终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一定要思考的是,追求学生好的学习成绩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一定要通过‘焕发学生生命光辉'来提高学习成绩。”李校长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效率高的课堂,而判断效率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度’”,“教师须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拾阶而上,活动起来,思考起来, 展示起来,自信起来,‘成功’起来……”。李校长进一步说明“高效课堂”五个标准:“目标引领的课堂、问题生成的课堂、师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学生全员参与的课堂。”
如何“焕发学生生命光辉”,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是成外高新从建校以来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成外高新建校伊始,已经形成一支来自五湖四海、以成熟教师为主力军、年轻教师为生力军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如何让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教师们认同成外高新的办学目标,融入成外高新的教学文化,并让这个团队真正成为一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人生的航标”的优秀队伍,帮助学生形成扎实、厚实、终生的知识体系,是成外高新开学以来一直致力实践的问题。
开学后,主管教学的杜东副校长、张盛副校长一头扎进教师队伍中,深入教学课堂中,展开了全面的教学统筹工作,大兴教学改革之风,大兴教学交流之风。各个备课组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评课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将各地各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并且自觉地融入成外高新的教育文化中,形成了成外高新独具特色的、高质、高强、高效的教学风格。
李俊校长全程参与语文组备课活动
语文组
语文组是一支专业素质突出,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也是一支谦逊好学、团结互助、不懈追求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有来自成都、绵阳、南充三个四川教育高地的高峰学校的名师,又有来自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语文组的队伍由来自绵阳某知名中学备课组组长、有着极为丰富的小火箭班、清北班的教学工作经验的林成臣老师担纲领头羊(备课组长),成都市某名校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四川省赛课一等奖、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艺术和高考实效性研究的祝方敏老师,南充某名校的中学高级教师、获得南充市高三教学质量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从教三十年培养了众多清华北大的优秀学子的张涌老师为核心。
在整个备课组的活动中,以成熟老师的示范课舞台为阵地,语文组林成臣老师、祝方敏老师、张涌老师分别从常规课、评卷课、说课三种不同课型,向全体语文组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魅力。
林成臣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林老师课堂的特点。在课堂中,他紧扣、贯穿语文课程“三维目标”进行授课。在《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的授课中,林老师确立教学重点、定位关键词。
他确立了“同学少年”的形象这一教学重点,并将其形象定格在“目标宏伟、激情澎湃、充满个性、知识渊博、诗人气度”上;细心引导学生就“目标”和“情怀”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探讨、交流。课堂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老师循循善诱,激情投入。在如沐春风般的课堂中林老师完成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切实体现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
张涌老师评讲试卷
透析考点、信手拈来,举一反三、方法引导是张涌老师课堂的特点。张老师透析高考目的,精准地把握考题命向与考题方法,整堂课致力于帮助学生分门别类,触类旁通;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总结做题方法。
张老师坚持“对照考纲考点,挑选例题深讲”的原则,将一道题彻底“剖开”:一讲命题意义,二讲思维过程,三讲解题技巧,四讲评卷要求。在评讲古诗词鉴赏题时,他首先明确告诉学生这是考查四大考点的哪一类,接着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标题、作者、注释、甚至两个题干的暗示来快速读懂诗意的技巧,然后规范“戴帽子——析例子——结扣子”这一简答题的答题步骤,最后强调阅卷老师看重答案语言精练典雅、准确使用术语的心理要求,要求学生准确用语。在这节课堂中,学生全神贯注、全面参与,逐渐熟悉、掌握本节课中诗歌解答思路和技巧。
祝方敏老师《烛之武退秦师》备课分享
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挖掘课文知识深度,在课堂中实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祝老师始终坚持的备课理念。就文言文如何备课,祝老师向全体语文老师分享了《烛之武退秦师》的备课。
祝老师透析“文言文”特点,坚持“以言为基”“文以载道”。坚持“以言为基”,贯彻、落实高考考纲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点,在教学中安排诵读环节,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环节;坚持“文以载道”,在文言文教学中,关照学生现实,紧扣文本,解读文章;通过对烛之武形象的聚焦,深度挖掘烛之武的人格魅力:深明大义、赤胆忠心的忠士,临危不惧、不卑不亢的勇士,援古例今、审时度势的辩士,从而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数学组
数学组是一支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队伍,这支队伍有来自成都、绵阳等教育高地的知名学校的名师,又有来自重点师范院校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遂宁市课改示范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遂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何军老师担任备课组长,来自绵阳某知名中学、数学功底扎实丰厚、教学语言严谨逻辑、教学节奏张弛有度的杨周老师,获遂宁市赛课二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的赖丹老师,曾是高校讲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梁远银老师,以及来自成都、绵阳、自贡等地的重点中学、教学业绩辉煌的成熟教师:刘列静老师(成都某学校教研组长)、钟海龙老师、刘蔺老师、陈霞老师、马原老师、马晓燕老师为队伍主心骨。
数学组坚持“老带新”,坚持每周至少一位教师上一次示范课,坚持集体评课、集体教研,致力于唤醒学生内在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为此,何军老师与钟海龙老师向数学组全体教师展示了如何在常态课和作业课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后,数学组就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把抽象数学问题建立为学生已学知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谈论。
杜东副校长全程参与数学组备课活动
何军老师指点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当出题者对考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是何老师示范课的教学理念。在《周考试卷讲评》课堂中,何老师坚持知识源出于教材但高于教材的观念,立足于教材,通过对函数和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知识的前后呼应,并鼓励学生试着从试题中,了解、剖析考点,并且准确找到破题点,总结解题办法,规范解题格式。学生在补偿练习中立马巩固自己总结的解题办法,并落实在积累本上。
整个课堂,何老师语言准确、条理分明;学生发言积极、逻辑清晰。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钟海龙老师点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唤醒学生课堂主人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归纳概括能力是钟老师示范课的一大亮点。在《函数的奇偶性》一课中,他以中国古代的建筑、古代文化中的太极图入手,让同学们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然后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们自主探索奇、偶函数的定义,并自己尝试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和概括。
在定义的进一步理解过程中,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所有同学们自主地对奇函数加以证明,对偶函数举出反例,以解答该同学的疑惑之处。学生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者,甚至在例题的讲解中,学生成为主讲人,教师只是充当补充和引导的角色。整堂课既将知识点落实到位,又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维。课堂节奏紧凑、严密,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同学们既获取了新知,又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外语组
成外高新外语组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阶段侧重、整体提高”,以“文化外语教学”、“外语教材多样化”、“外语活动丰富多彩”、“过程性多元评价”、“外语教师发展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全面落实成外高新的外语特色,助力培养学生终身竞争力。
张盛副校长走进英语课堂送英语书籍给同学们,拓展阅读
为了贯彻、实现李俊校长提出的“高效课堂”目标,外语组坚持将模拟上课活动贯穿在整个备课活动中。每位老师轮流讲课,上完模拟课后,尽职尽责的张盛副校长给予每位教师全方位的点评,并要求每位教师在细节上做足功夫,臻至完美。其他组员更是各抒己见,为英语课堂的完善提出宝贵建议。成外高新外语组秉承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教学理念,开展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张盛副校长全程参与每次外语组集体备课活动
成外高新外语教学六大原则: ①全面训练、阶段侧重原则;②情景与语境创设原则;③实践性原则;④情感性原则;⑤趣味性原则;⑥考试评价综合性原则。这六大原则是对外语课堂的要求和指引。
课堂上真正把英语当成语言来学习和实践
积极参加外语实践活动是学生外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堂语言活动、校园语言活动、外语社团、外语品牌赛事、国际交流活动。学校规划了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氛围活跃起来。高一年级的第一次校内英语比赛项目是2017 Super Vigor English Speech Contest . Topic: Want To Be Better? Change!(“培养终身竞争力”之高一英语演讲比赛主题: 《改变,为了更好的前行》),将语言活动和学生思想教育联系起来,唤醒生命内力,促进学生改变、改进。其他校内外语竞赛活动将陆续开展。
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
参加外语品牌赛事能让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专业机构权威认证,让学生体验外面的世界,增长才干,开阔视野,获得成功的喜悦。全国性外语竞赛奖项也是高校自主招生认可的条件之一。为此,学校将主要全国性外语品牌赛事进行了展示宣传,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老师们将给与全力的参赛指导。
外语社团活动和涉外讲座交流,外教选修课也将逐步开展和开设。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外语品牌赛事
“培养学生的终身竞争力”是李俊校长高屋建瓴提出的成外高新办学的核心目标,而丰厚扎实、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是学生终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外高新将致力于“高效课堂”的实现,紧抓教学改革之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内容渗透在每一节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