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之路

王瑄(北京师范大学)
2017-03-14
来源: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这是中国当代书画家、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启功先生在九十年代末为毕业班学生所写的赠言。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然回首过往,成为一名教师的道路崎岖坎坷。我将保持谦虚与敬业,不断学习与实践,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为目标而不断奋斗。

             

一、入学初识门庭    

   2013年夏天,我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爱之翼·京梦黔行”暑期实践队的一员,前往贵州省普安县楼下中学支教。

从北京出发,坐12个小时动车到达贵阳;当天上午,又坐了4个小时的大巴车,到达普安县城;下午,我乘坐一辆面包车,从雨后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一路摇到了楼下中学。

虽然已经提前联系好了学校,但是支教期间,还是遇上了许多“意外”。首先是卫生的问题。支教队一行十人,男女分开,挤在两间加起来没有二十平米的房间里,唯一的厕所在隔了一个操场的小平房下,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令人窒息的臭味。别说热水,寝室里连水龙头都没有,要洗澡只有从食堂旁的水龙头接水。

最难处理的,却是在上课时间的确定上。来支教的每个同伴都准备了至少两课时的课程,另外还有一堂班会课。然而目前全学校只有一个毕业班在上课,班主任是教了近三十年数学的陈老师,在狭小的教师公寓里,陈老师一边抽着烟,一边劝说:“我知道你们准备了课要上,但是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在你们的课堂上他们玩丢了心,那这个假期恐怕就收不回来了。”

支教队唯一的一位数学系师姐,现已是贵阳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当场立下了“军令状”:只去上一节课,课程由学校安排,如果课堂效果不好,就绝不占用学生第二节课!第二天,听了师姐的课,陈老师终于放下了担心与戒备,给每个学科都拨下了至少两个课时的上课时间,支教队才真正有了和学生、和课堂接触的机会。

除了上课,支教队员们平时都等在办公室里,下课铃一响,就准有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张望,眼里闪动着惊讶与好奇。我把原来为兴趣课准备的图片贴在办公室的黑板上,一个个优美生动的小篆,像是等待破解的谜语,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字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等待着探险家们去发现与挖掘。第二天晚饭刚吃完,几个白天才到过办公室的小姑娘就嬉笑着,帮我把用过的碗筷拿去清洗了,这陌生的善意令我感激又惭愧,我简单的付出还远抵不上我应得的回报。

贵州支教的经历,是我第一次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来审视自己。我发现,作为一个教师,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更多。



2014年秋天,我在北京市丰台实验学校实习。

来实习的同学有不少,我被分到了高二年级组,带我的学科导师何老师竟是我的四川老乡。他把这些年当班主任的总结和笔记,以及他的听课记录都拿给我看,还特意嘱咐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有学科上的知识与修养,还要多陶冶自己的情操,多一些兴趣爱好才行。”何老师喜爱书法,还经常在学生面前一展歌喉,他乐观积极又开朗的性格使他深受学生喜爱。

班主任是另一名姓王的老师,我叫她王姐。王姐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学习最刻苦,谁最爱耍小聪明,还有谁最娇气吃不了苦,王姐都一清二楚。实习的第一天,王姐就拿了张座位表,挨个讲了讲班上学生的情况。最后,一个大大的红圈圈住了一个男生的名字,王姐说:“这是班上的借读生,本来是学体育的,但现在他也不去训练,文化课也跟不上,我希望你能针对这个学生想想办法。”


(北师大一隅)


这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男生上课睡觉下课醒,是篮球场上的猛虎,语文课堂上的睡虫。大道理,王姐已经讲过了千百遍,我恐怕也难以推陈出新。晚自习时,我走到这个大个子的座位旁,翻开他的课本一瞧,好家伙,书的封面虽然皱巴巴的,但里面却是崭新,只有几篇古文上标了些拼音,说明他没有将早读时光完全荒废掉。

我板起脸,拿起做老师的威严,给他定下了第一个目标:“晚上回去背下《归去来兮辞》,第二天午自习我会来检查。”果然,第二天,他磕磕巴巴地背了第一段,就没有了后续。午自习时间大约还有二十分钟,我想了想,说:“你再用午自习时间背两段吧,下课我来抽背。”二十分钟后,虽然也还是磕磕巴巴的,但大个子竟背下了这两段。之后,每个午自习,就成了大个子固定的背诵时间,今天规定的内容没有背完,明天还要补上。一周下来,他的语文课本上竟然也多了不少笔记。月末的语文考试,专考古文背诵,我负责监考。看着大个子抓耳挠腮地写了个四十分,虽然与第一名的一百三十分还相去甚远,但比起他过去的个位数,已经有了进步。我相信,学习,从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和第一次去贵州支教时不同,这些孩子大都家境优渥,讲话条条是道,既有大人的成熟圆滑,又有青春期孩子的迷惘彷徨。一个月从早到晚的陪伴,让我明白了我教育的对象不只是作为学生这个群体,更是性格鲜明独特的个体,是一个个对未来有憧憬但更迷茫的少年人。离开之际,我对学生们说:我或许成为不了一名老师,但是我仍然希望,你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不要浪费光阴,也不要随波逐流,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去年六月,这些学生参加了高考。班上的一个女生在QQ上兴奋地告诉我,她也报了一所师范学校,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教师。


二、毕业非同学成

从北师大毕业之后,因缘巧合之下,通过校园招聘,我成为了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的一名员工。

走出了象牙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除了每天上班时间,我也积极参加了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不断充实自己,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然而工作中的烦恼也有不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形式的持续走下,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内,一切都是以营销为中心,业绩代表了一切。在每天拉存款、跑客户、走市场的工作中,我开始迷失了自我。如果完成了业绩指标,我的心情就如阳光灿烂、万里无云;但倘若有一次没有完成,心中仿佛有雷电交加、阴云密布。我原来喜欢在睡前画画、读书,还喜欢写写评论与文章,与朋友们分享交流。但是工作的这一年多来,我失去了读书写作的爱好,与朋友在一起,不是聊客户,就是谈业绩。朋友都说,我从那个开朗的文艺青年变成了个“工作狂”。但我真的是为工作而“狂”吗?怕也未必。真正让我在意的,只是工作上的压力,而不是工作本身。

正当迷茫之际,我所在的支行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员工可自愿报名参加。我拿起久辍的笔,写下一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最终以高分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拿到名次时,这份喜悦超过了完成业绩时的欣喜与满足,超过了领导赞许时的褒奖与认同,也让我开始思考,我的初心是什么?如果我要继续我现在的工作,我又是否能够有始有终?

经过与我的父母——两位中学教师多次讨论、商量之后,我告别了银行的同事与工作,决心找回自己的初心,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三、涉世或始今日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即将成立的新闻。“成外高新”在其办学理念中提出“我们将努力追求学生的成绩,全力追求学生的幸福”,“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让每个孩子都找到幸福是更加重要的功课”,这不仅仅是给学生的承诺,更是给作为教师的我们所提出的要求:尽全力去培养学生,尽全心去爱护学生。

然而,已经有一年远离学校的我还能否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呢?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带着我的大学成绩单、专业奖学金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前往“成外高新”应聘。经过一轮专业知识笔试和由三位校长及资深语文教师进行考核的面试后,我终于荣幸地获得了三位校长和老师的肯定,成为了“成外高新”的一名语文教师。

虽然在各方面尚有不足,但李校长的一句“你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力”却鼓励了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奋而图强。从今往后,我将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为目标,保持谦虚谨慎,不断自我完善。


四、立身却在生平

过去,我或许为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犹豫和彷徨,但来自“成外高新”的认可,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立志扎根“成外高新”,努力提升自我,朝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不断奋斗、前进!


阅读34286
分享